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

字体大小:
南府办函〔2014〕106号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有关单位:
《佛山市南海区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6月3日
(联系人:刘剑鸣,联系电话:86332329、13827770113)
佛山市南海区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4―2017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入推进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深化各项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根据广东省和佛山市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要求,结合南海实际,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企业运营成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到2017年,基本建立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度框架,形成政府依法行政、投资便利高效、市场充满活力、对外开放合作、社会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建成全省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先行区,使南海成为“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法治透明的政务环境
1.建设法治政府。健全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体系。全面梳理行政执法职权和执法依据,完善相对集中处罚权制度,建立更加便民高效、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行政监督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复议试点工作,加大对重大、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进行集中审查和议决的力度。建立我区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制定《佛山市南海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相关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前公示、听证以及决策后评价制度。严格按照听证事项目录规定的听证项目、范围实施听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民主、合法透明。完善网络征询民意机制。将商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等的普法工作。汇编并及时更新商事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规定,建立便捷的查询平台,免费向公众提供搜索查询服务。继续开展法制宣传书籍《钟鸣》的编撰工作。(区法制办主责,区司法局、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监察>、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区编委办、区工商联配合)
2.完善营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财产登记、信贷获取、投资者保护、税收征管、跨国贸易、合同执行、企业破产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强化程序性制度建设,并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营商主体和商协会意见。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规范性文件定期评估和动态清理制度,推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民生问题的规范性文件风险评估,及时清理不利于维护营商规则的制度性文件。(区法制办主责,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区工商局、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住建>、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区金融办、区国税局、区地税局配合)
3.完善政府服务管理体系。深化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多元化行政服务体系:加大事权下放力度,实现更多事项可在村(居)办理;完善区镇村三级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简化流程,提高网上办事率;完善移动设备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推动行政服务中心的终端向商企延伸;逐步推广使用“市民之窗”,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完善南海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扩展服务功能;规范“南海民声”热线、政务微博等政民互动平台的管理,健全网上咨询投诉受理机制,有效处理市民诉求。推进“智慧城镇”的建设、管理和运行工作,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区行政服务中心主责,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区各有关审批单位配合)
4.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加快推进区监管监督中心电子监察综合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社会投诉首问负责、定期督办、反馈承诺、投诉情况和处置结果公开以及跟踪回访制度。建立重大投诉调查处置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申诉专员,调处社会重大投诉,跟踪监督投诉处置情况。加强投诉数据整理分析,建立行政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人民观察员制度,加强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定期公布群众评议结果。(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监察>主责)
5.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公共政策集中发布制度,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统一发布平台,及时更新、解读各类政策信息。建立行政执行过程和结果公开制度,公开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征收等活动中履行职责情况。加大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信息的主动公开力度。完善政府依申请公开制度,拓宽依申请公开渠道。制定统一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目录和服务指南,在公共网络平台公布并及时更新。健全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基金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公益活动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的制度。(区体改办主责,区审改办、区法制办、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民政>、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监察>、区直各单位及下属各企事业单位配合)
(二)建设便利高效的投资环境
6.深化“三单”管理改革。一是列出投资管理范畴的负面清单,对清单以外投资领域充分开放。细化放宽市场准入领域的具体政策,促进各类营商主体公平竞争。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规范公共资源特许经营,在涉及公共资源利用领域,对具有合理回报的项目,鼓励面向民间招标选择投资主体,采取BT/BOT等模式开展项目建设。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二是进一步完善许可清单,编制政府权责清单,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跨部门联合审批。三是不断完善监管清单,强化事后监管。四是开发“三单”管理系统,并融入审批系统和移动终端。(区审改办主责,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7.深化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和企业投资体制改革。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健全与商事登记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建立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和信用信息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登记注册、年度报告公示。改革企业主体资格退出机制,建立企业申请退出与企业除名并行制度。开展企业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尽量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备案,完善投资服务指南,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改革各类报建及验收事项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区审改办牵头,区编委办、区工商局、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区企业登记联合审批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
8.完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全面落实物权法,建立不动产物权统一登记制度。制定《南海区土地抵押登记实施细则》、《集体共用宗土地使用权登记实施细则》,完善土地抵押和集体土地共用宗登记制度。简化登记手续,将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相关的契税、营业税征收以及其他行政管理事项,委托统一登记机构一并办理。全面开展房产档案、房产数据整理工作,完善不动产权属登记信息库建设和不动产物权的查询机制。(区审改办主责,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住建、国土>、区地税局、区编委办、区财政局配合)
9.完善企业退出机制。落实企业破产配套相关工作机制,缩短企业办理破产手续时间,降低破产成本,提高债权回收率。制定企业破产司法审查相关制度,细化审查内容和程序。做好破产企业注销登记、破产财产自动解封等工作衔接。加强破产管理人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破产审判工作,对破产财产少、债权债务关系清楚、债权人较少的破产案件,探索建立简易破产清算程序。探索建立企业破产保护、重整制度,建立再就业扶助机制,缓解社会矛盾。(区法院主责,区工商局配合)
10.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为平台,促进政府与企业的双向互动;推动协会进驻行业载体,为企业提供申报扶持、培训、展示交流活动等服务;协调整合行业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促进电商企业抱团集聚发展,打造“六镇群一中心”的南海电商产业布局。加强电子商务产业人才培育,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主责,区财政局、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区金融办配合)
11.建设广东省金融 科技 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引进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的中小微企业专营部门以及第三方配套服务中介机构;推动股权交易中心(OTC)建设;建设企业信用平台重点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支撑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担保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加强我区企业上市的培育和服务,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帮扶。健全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加强区镇联动。(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主责,区金融办配合)
12.推进实施“选种育苗”计划和“雄鹰计划”。通过系列扶持政策,培育、扶持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新型产业中小企业。通过建立雄鹰企业服务体制和机制、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灵活实施“一企一策”等措施,挖掘、帮助区内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中小企业解决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并扶持其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国际上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雄鹰企业。(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科技>主责,区“选种育苗”计划和“雄鹰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
(三)建设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1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南海)基地,培养企业专利管理师人才队伍。加快推动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创新成果向知识产权有效转化,推动有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主责)
14.培育专业化服务。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政府授权形式,将专业性、技术性或社会参与性较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如知识产权、版权、标准管理、生产力促进等,交由法定机构承担,探索建立法定机构运行模式。重点培育发展经济类社会组织,完善各类扶持政策,并鼓励其积极承接政府职能。整合招商推介、投资促进等方面资源,提供投资推介和政务咨询服务,向企业宣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标准、行业动态、办事流程等为企业服务的营商信息。推进佛山高新区科技金融广场及创新科技发展中心建设,加大力度聚集评估、会计、律师事务所及担保、保险、信用、专利服务等中介机构。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细化购买目录,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以南海云计算中心平台为抓手,鼓励中小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产业,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和成本,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入融合。(区编委办主责,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民政>、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科技>、区金融办、区工商联、区财政局配合)
15.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竞争性配置。健全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运作机制,完善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推动区镇(街道)资源共享,构建区镇两级规范运作和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推行农村集体资产集中管理、公开交易。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前提下,对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对外贸易、产业扶持等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推行竞争性安排制度。建立和完善用地、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控制性指标的竞争性分配制度。探索在科学规划分配总量的基础上,采取招标投标、拍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择优配置使用额度,并加强后续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民生密切相关资源的公平竞争配置方法。(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监察>、区财政局、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国土、水务>、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环保、市政>、区质监局、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科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编委办、区农林渔业局<城乡统筹>配合)
16.规范涉企税费管理。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查,凡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加强对涉企收费行为的查处与监督,严肃查处涉企违规收费行为。积极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引导企业主动申请享受优惠,并简化优惠备案申报流程。(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国土、住建>、区财政局配合)
17.提高营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进油气管道建设,保障油气供应安全。优化电力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以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和交通枢纽为载体的交通路网建设,推动公共交通发展,完善物流配送与快递服务网络。(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交通、市政>、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住建>、广东电网公司佛山南海供电局配合)
18.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围绕打造“信用南海”的目标,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重点领域诚信建设,推动行业和部门信用建设,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和失信惩戒;加快信用市场需求培育和监管;加强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配合佛山市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
19.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检测、质量预警和风险防范工作。建立和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推动监管向长效化、规范化转变。建立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进“黑名单”管理应用,引导行业自律经营,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整合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督渠道,统一投诉举报平台。推动信息化监管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区工商局主责)
(四)建设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
20.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深化粤港澳紧密合作,落实“广东省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行动计划”。共建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粤港联合孵化器,探索建立两地产业对接绿色通道。共建绿色环保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两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统一管理模式、互认检测结果、共享研发成果等粤港两地科技合作机制。实施产业链招商战略,着力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对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大项目;整理南海现存的优势企业信息,深挖上下游企业招商潜力,强化产业链,推动南海参与国际产业规划分工。加强重大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平台作用,加快推进对外的多领域合作。积极参与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产业协作,提升市场覆盖力和经济辐射力。完善服务能力,打造国际营商团队,把高效服务作为区镇各招商部门改善营商环境的重点。(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外事侨务>主责,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科技>、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区金融办配合)
21.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开展TBT/SPS贸易措施评议,为企业提供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咨询。大力推进分类通关、无纸化、“三个一”、区域通关和“全关通”等通关作业改革;着力推行预归类、预审价、原产地预核,探索查验不符的快速处理;完善检验检疫出口信用分级监管机制,实施高风险项目严密监管和低风险产品快速放行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协调口岸物流信息化建设,确保物流与信息流同步,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推动辖区重点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工作。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动主体分类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边退边审”、“先退后审”的退税方式。探索建立出口限时退税制度,推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政策。(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主责,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南海出入境经验检疫局、区财政局、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区国税局、区地税局、中国人民银行南海支行配合)
22.建设国际化技术标准体系。发挥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的支撑作用,鼓励各企事业单位采用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增强标准化竞争力。不断建设完善南海区标准化战略网络平台,方便企业查询标准化信息和行业WTO/TBT预警信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建立一支技术标准人才队伍。(区质监局主责)
23.加强外国人服务与管理。创新境外人员管理模式,为外国人提供便利的出入境、社区服务。推广黄岐外国人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三非”问题综合治理机制和方法。开展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村居的群防群治建设。健全“大外管”工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依法加大对涉“三非”房屋租赁、房屋中介、旅业留宿、雇佣就业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主责)
24.营造国际化营商文化氛围。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国际文体组织合作,承办各类文化会展活动和国际体育赛事,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完善城市公共场所外文标识。加强政务公共网站、区域门户网站多语种服务,探索建立城市外文咨询与公共服务体系。(区委宣传部主责,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科技>、区文体旅游局<文化旅游、体育>、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市政>配合)
(五)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5.提高社会安全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加快立体化防控“八张网”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大交通整治力度,全力压减交通事故。深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各项危爆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指挥处置体系,推进应急技术平台和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物资储备和避难场所建设。(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主责,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配合)
26.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认真整顿医疗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医药价格、涉农收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卫生>、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区工商局分别负责)
27.稳定用工环境。拓宽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依法及时处理举报投诉案件,严肃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和舆情分析机制,强化劳资纠纷排查预警,努力消除重点隐患。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机制,探索细化打击拒不支付欠薪罪的有关程序,争取落实第三方垫薪责任的有关管理办法。推动各商(协)会依法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调解制度,建立全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名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责,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住建>、区总工会、区工商联配合)
28.建设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家 南海”、“1+8+N”社会创益体系建设。完善村(居)行政服务中心,推动政府服务向村(居)延伸。以社会政策观测体系为平台,利用“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社会组织”两大枢纽型组织,完善基层善治体系。(区社工委主责,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民政>、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配合)
29.提高解决商事合同纠纷司法效率。推行商事案件分类审理,建立“专业审判+专家调解+专门陪审”的“三专合一”工作机制。搭建信息化司法公开平台,以司法公开倒逼审判。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推动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建立执行案件倒查机制和主动回访机制,强化案件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多渠道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形成合力整治“老赖”。(区法院主责)
30.健全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完善各镇(街道)商事调解委员会,抓好商事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调解员队伍及专家库,加大商事纠纷调解力度。区人民法院与行业协会建立调解工作衔接机制,指导行业自治组织调处成员单位的矛盾纠纷,促进行业自律、自治。(区工商联主责,区司法局、区工商局、区法院配合)
31.深入实施“人才立区”战略。开展“人才强企”和“智汇南海”行动,深化“蓝海人才计划”,优先引进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加强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推动人才载体品牌建设。完善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校企信息数据库,开展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会等活动,打造企业与人才对接平台。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加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区委组织部主责,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长为组长的南海区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专责小组,统筹推进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建立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督促督办等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细化年度计划安排和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
(二)开展咨询评价。探索成立由学者、企业、行业协会组成的营商咨询委员会,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咨询。对照国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我区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发布营商环境报告,及时修正我区营商规则,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进。(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
(三)强化培训学习。在各类公务员培训班加入依法行政等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所需知识,加强对国内外先进营商理念的学习,全面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重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区委组织部主责,区行政服务中心配合)
(四)注重宣传推介。加强宣传引导,拓宽渠道,鼓励市民群众利用各种方式建言献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利用我区的侨民侨胞、外国投资者、境外展会等有效途径,向国内外投资者宣传推介我区的营商环境。加强与港澳台的合作,对我区进行大力推介。(区委宣传部主责,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外事侨务>、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配合)
(五)实施督促督查。各配合部门每季度向主责部门报送工作进度情况,主责部门汇总后及时向专责小组办公室(区发改部门)报送,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专责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督导,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加强行动计划的督促落实。(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主责,各成员单位配合)

更新日期:2014-06-03

会员动态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255记录 第7页 / 共26页
加载更多

沥行天下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12记录 第7页 / 共12页
加载更多